搬到日本工作或留學可能是一次令人興奮且改變人生的體驗,但也伴隨著許多的挑戰。特別是對於剛到日本的人來說,一開始可能會遇到一些障礙,從到銀行開戶到租房子,從語言障礙到文化差異⋯等,適應異國生活不同的生活習慣與壓力往往令人難以承受倍思鄉。
本文我們將分享外國人剛搬到日本或即將赴日本工作時經常詢問的常見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妙招。
問題1. 我可以提前租好房子嗎?
圖片來源: iStock/ mapo
儘管少數管理公司在特定條件下會允許租客抵達日本之前租下房子。但大多數情況是抵達日本初期您可能需要暫時先入住旅館、短期月租公寓或share house。
與普通公寓不同,短期月租公寓儘管租金較高卻有以下優點:接受海外預定租屋(最多可以提前6個月預訂),附帶家具家電、Wi-Fi、鍋碗瓢盆、已開通水電瓦斯,並可以提供一個臨時地址。
因此,通常建議到達日本後,可以先入住短期月租公寓或share house的雅房。租期可先租一個月,期間內憑著這個臨時地址去市/區役所登記地址,並用它到銀行開戶、申辦手機,將一切安頓好了再慢慢找喜歡的房子。
深入閱讀►為何選擇短租公寓而非長期出租公寓?日本短租/月租公寓的優缺點是?
問題2. 我可以只租短期而不是長期租屋嗎?
圖片來源: iStock/ recep-bg
如果您希望租約只有短暫期間(例如數個月、半年或一年),也可以找專門提供短期租屋的出租公寓。這類型公寓通常很像民宿,附帶家具家電、Wi-Fi、有水電瓦斯(費用可能包含在租金內或另外收費)。例如,在Real Estate Japan搜尋物件的搜尋項目點選「可短期租屋」 即可找到許多允許短期住宿的房源,或者GaijinPot Apartments可短期租屋已將允許短期住宿的物件獨立列出。
如果考量後覺得可短期租屋公寓比較符合經濟效益,長期租下短期公寓或合租房屋也是完全可行的。
深入閱讀►該在日本租月租公寓或是一般出租公寓?費用和租屋期間大比較!
問題3. 如果沒有地址,如何到銀行開戶、申辦手機或申請租屋?
圖片來源: iStock/ winhorse
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是先在您所在國家/地區設有日本分行的銀行開戶,但是這個方法並非絕對通用,您可以透過問題1.中所述的臨時地址先到銀行開戶、辦好手機。過程大致如下:
- 租一間月租公寓或share house等短期住宿
- 去市/區役所登記地址取得住民票
- 申請日本的手機電話號碼(如果不接受海外信用卡作為付款方式。可先到3C電子產品量販店購買可以通話的日本預付SIM卡)
- 開設日本銀行帳戶
- 開始尋找長期租屋並申請租屋
- 去市/區役所登記遷出遷入
- 變更手機、銀行帳戶的地址
問題4. 日本需要用到印章嗎?
圖片來源: iStock/ RichLegg
- 実印:發音Jitsu-in。向市/區役所進行“印鑑登錄”的正式印章,用於簽署正式文件,例如不動產買賣契約。
- 認印:發音Mitome-in。未進行登記、用來代替簽名的印章,用於日常生活,例如簽收宅配。
- 銀行印:發音Ginko-in。向銀行登記的印章,用於開設銀行帳戶、存款交易。
備註:上述三種用途使用同一顆印章,可能須自行承擔被盜用時的風險。
通常,有些場面接受使用簽名代替印章。然而,簽署正式文件可能仍然需要一顆印章,例如貸款或簽署買賣契約。此外,銀行和租屋通常也會要求使用印章。
日本的実印(實印)通常需要全名,而銀行印或認印則可以只有姓氏即可。印章可以在網路上訂做(例如hankoya.com)或到印章店購買。但請記住,如果印章上的漢字與您本名不符,可能不會接受。因此,如果不想到日本才製作印章,搬去日本時建議也把印章帶去。
問題5. 如果我沒有緊急聯絡人怎麼辦?
圖片來源: iStock/ maroke
大多數外國人會委託同學、同事、朋友或老闆。儘管緊急聯絡人沒有任何法律義務,仍有些人可能會拒絕當您的緊急聯絡人。因為如果連他們都聯絡不到您,可能沒有人願意接到管理公司打來的電話。
封面照面: iStock/ AlpamayoPhoto